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引發了人類社會的顛覆性變革,也進一步推動著傳統教育向智慧教育新范式轉型和演進。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動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探索新的智慧教育模式。
在3月開始,鄭鐵采用單因素組間對比實驗,在建筑技術專業《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開展為期一學期的實驗,該課程在智慧教室中進行,智慧教室配備完善的智能教學設備,如智能錄播系統、智慧學習平臺“職教云平臺”等,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智能的學習環境。其中,“職教云平臺”可實現學生全過程學習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呈現,并自動生成學習全息畫像,同時教師可通過該平臺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策略、情感等腳手架,以支持協作學習的高校開展。
以《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的“混凝土的澆筑”這一主題為例具體闡述實驗過程。在該主題的協作學習中,教師將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分別對應協作學習中的自主學習階段、小組協作階段和評價反思階段。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組采用數據驅動的協作學習腳手架模型,教師在數據驅動中做出決策并為實驗組實時推送腳手架,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即教師憑借經驗給各組推送同一腳手架。
通過實驗比對,可以發現數據驅動的協作學習腳手架能夠提升學習效果及學習投入。協作學習腳手架模型旨在通過對學習全過程、多維度數據的收集,為教師提供即時有效的學生畫像,以此進行教學決策,優化教學效果。
這一教學模式后期還需深度鉆研,研究出更貼合本校實際的智慧教育方式。鄭鐵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爭取推動學校數字化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