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走進魯迅紀念館,聽文化學者汪兆騫談魯迅生平;跟隨曹雪芹紀念館榮譽館長李明新,找尋曹雪芹的西山足跡;與影視導演安古一起探訪“南柳巷”中的《城南舊事》……8月16日,首屆“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拉開序幕,其中包括5場“北京作家故居行”系列走讀活動。同學們踏過的每一塊磚上,經過的每一棵樹下,都有可能誕生過一部偉大的作品。

首場活動“尋根海峽對岸的作家”,在安古的帶領下,實地探訪位于東城區內務部街的梁實秋故居。安古介紹,梁實秋晚年常常想念北京故居,因為這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度過金色童年的地方。梁實秋曾在采訪中表示“想起這棟舊家宅,順便想起若干兒時事。如今隔了半個多世紀,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實人也不復是當年的模樣,縱使我能回去探視舊居,恐怕我將認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認不得我了”。

安古帶同學們走訪林海音故居

離開梁實秋故居,“北京作家故居行”一行又前往位于南柳巷的晉江會館。安古介紹,《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在北京先后遷居9次,現在位于晉江會館的“林海音故居”,是她在回憶錄里標記為“南柳巷”那節文字所記述的。林海音5歲時曾跟隨父親從臺灣遷居到北京,并在北京度過了整個童年和青年時期,結婚生子。她的另外幾所住處已消失無蹤,想要找到它們,只能翻開這位女作家的作品了。

光明小學同學們走訪北京魯迅博物館

汪兆騫來到北京魯迅博物館,為參加“北京作家故居行”的師生們做了專題講座。他介紹,現在這所位于阜成門內西三條二十一號宅院,是魯迅向老友齊壽山、許壽裳各借四百大洋買下的。院內造屋都是魯迅自己經管的,房屋多用舊料,因陋就簡。作監工的是魯迅當時在教育部同事的李老先生,他讓工人在北房之后接出一間房子。魯迅看到后說:“我將來便住在這個老虎尾巴里?!濒斞冈诰┦嗄?,尤其是在“老虎尾巴內”的創作,為他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汪兆騫為同學們老師簽名

“北京作家故居行——清代文學家的故居之旅”,分別走進了位于什剎海的納蘭性德故居和位于國家植物園的曹雪芹故居。

劉子菲講述納蘭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讀書經歷

北京市海淀區納蘭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兼主任劉子菲講述了納蘭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讀書經歷。她介紹,納蘭性德在結交朋友這件事情上,不分民族,不論出身,樂意結交江南布衣文人,并在京城促成了“博學鴻儒科”。而他幫助過的這些布衣文人,也在其去世后的第六年,將其手稿收集整理成冊,出版為《通志堂集》,使納蘭性德的作品得以流傳千古。

李明新帶同學們走訪曹雪芹故居

在曹雪芹紀念館前,曾擔任該館館長十年的李明新從“曹雪芹和紅樓夢的文化意義”“我們為什么要讀《紅樓夢》”和“曹雪芹的家世與生平”三個方面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李明新說,《紅樓夢》是一個大舞臺,這部著作把各種各樣的人物命運在舞臺上演給人們看,讓人們從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如此,當大家明白了“命運”這個東西,內心就從容了、主動了、瀟灑了。

“北京市青少年閱讀節”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團市委主辦,北京發行集團新華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華人教育信息訂閱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