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區塊鏈概念最早于2008年提出,它是在已有技術上進行的獨創性的組合創新,其核心技術包括P2P網絡技術、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區塊鏈技術特別適用于具備多方協作、節點共信、信用透明等特征的場景,天然具有降低信任成本、實現數據主權、提升運行效率等優勢。...

區塊鏈技術論文

區塊鏈技術論文例1

區塊鏈概念最早于2008年提出,它是在已有技術上進行的獨創性的組合創新,其核心技術包括P2P網絡技術、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區塊鏈技術特別適用于具備多方協作、節點共信、信用透明等特征的場景,天然具有降低信任成本、實現數據主權、提升運行效率等優勢。產業界和學術界都不斷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研究和探索,但當前區塊鏈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主要集中在技術、場景以及頂層設計方面。

2、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現狀

1)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的發展,先后出臺系列政策

從2016年開始各國政府已經關注到區塊鏈的價值,2017年亞洲各國加快布局,2018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各國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涌現。美國、英國和中國在應用方面布局較早,并在金融、供應鏈等行業領域形成豐富的應用案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區塊鏈應用方向上較為聚焦,政策上較為開放。在經費支持方面,美國政府直接給予研究人員和區塊鏈公司科研經費,英國、新加坡、日本、韓國主要以投資區塊鏈項目為主。

2)國內外巨頭紛紛布局區塊鏈產業,推動技術與應用發展

國內外巨頭企業于2015年便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更多關注于技術研究與概念驗證,部分企業于2106年開始進軍區塊鏈行業,2017年國內外各巨頭企業動作更加頻繁,紛紛開始落地應用探索,2018年則涌現出了一大批區塊鏈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國內外互聯網企業非常關注區塊鏈底層平臺研發,推出區塊鏈即服務(BaaS)平臺,并在供應鏈金融、溯源、數字版權、物流追蹤等方向積極探索應用。百度基于區塊鏈開展百度百科數據上鏈、圖騰存證,騰訊開展供應鏈金融應用及BaaS服務,阿里推出食品溯源、跨境結算等應用。

3)開源是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式,國外社區活躍

開源是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式,涌現了以太坊、超級賬本、DFINITY、BCOS、安鏈云、DNA等一系列開源平臺,開源社區、企業界、高校經過積極探索在智能合約、分片存儲、網絡優化、跨鏈交互等方向創新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但以太坊等平臺也經歷了多次擁堵事件、安全事件,所以性能、容量、安全的優化提升是各個平臺的關注點。另外,通過分析國內外區塊鏈開源平臺的關注度和活躍度,明顯看出國內區塊鏈開源平臺的活躍度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推進國內區塊鏈開源平臺的研發投入。

4)人才培養是區塊鏈創新的關鍵,國內外高校積極布局

當前全球范圍內共計29所高校已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和培訓,大力培養區塊鏈專業人才。我國總計10家高校開設了人才培養課程,位于全球之首,這表明中國在人才培養意識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其中上海地區已有4家高校開設相關課程,占中國高??倲档慕话?,這四家高校中有三家位于楊浦區。

3、上海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發展概況

1)上海已形成完備的區塊鏈產業生態,底層平臺全國領先

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從理論技術研究到底層平臺研發再到行業應用創新的完整生態體系,復旦、交大、同濟、財大等高校都在開展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人才培養,上海擁有工信部認定的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矩陣元聯合打造的BCOS,眾安研發的安鏈(AnnChain)等區塊鏈開源平臺,分布科技的DNA也通過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的《區塊鏈參考架構》符合性測試。在金融、供應鏈、航運物流等領域有一大批企業在開展應用研發,也成立了一些行業聯盟、研究機構,在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2)上海出臺了系列政策,高校、聯盟協同推動區塊鏈技術與應用

上海從2016年開始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下圖為上海市區塊鏈相關政策出臺時間,截止目前上海各政府部門已出臺近10項相關的政策和建議。

上海自2016年4月開始,各企業機構紛紛成立了一系列聯盟機構推動區塊鏈技術的聯合研發與應用,下圖為相關聯盟成立的時間,截止目前至少已有7家企業、機構和高校成立的聯盟機構開展區塊鏈的研究。

從2016年2月開始,上海高校已經開始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研究機構、聯合實驗室等。

3)上海培育了一批技術創新企業,在技術方面有一定優勢

根據工信部信息中心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有區塊鏈企業456家,目前上海有區塊鏈企業95家位列全國第二;從國內區塊鏈融資事件地域分布來看,上海有73輪次,排名全國第二,上海區塊鏈發展有一定基礎優勢。從上海區塊鏈企業注冊地域來看,浦東新區數量最多,為27家,楊浦、松江、奉賢、寶山、虹口、黃埔等地區也是塊鏈企業注冊較多的區域。上海的萬向區塊鏈、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等技術公司位于虹口、楊浦等地;同時,楊浦、浦東等區都有著高科技園區和高校分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都位于楊浦五角場。通過楊浦區的配套政策,相信楊浦將成為后續推進區塊鏈發展的重要創新區域和基地之一。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我國已公開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2077件。上海申請數量為170項,與北京、廣東、浙江有一定差距。目前,區塊鏈的技術專利主要集中在數據技術、加密技術、共識技術、智能合約、區塊鏈應用等方面,區塊鏈應用的專利最多有700多項。上海區塊鏈專利申請主要以企業為主,復旦、上海交大、同濟區塊鏈專利合計15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區塊鏈的研發集中在企業,高校在中間的作用發揮還不明顯,有必要鼓勵高校在區塊鏈理論技術方面做重點突破。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上海已經在供應鏈金融、保險、電子存證等行業領域有了試點應用,并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為區塊鏈的應用落地和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通過對上海近百家區塊鏈企業調研和深入分析,編寫組收集掌握了一手素材和典型案例,其中有特色的案例包括:萬向區塊鏈打造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基于汽車產業核心企業數據,為中小企業供應商提供信用背書,開發供應鏈中的“長尾客戶”,緩解多級供應商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眾安保險采用區塊鏈存儲處理健康險電子保單21.27萬份,涉及保費收入3736.36萬元;連陌科技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打造的全球首個區塊鏈科技養殖項目“步步雞”,獲得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組織的第二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特等獎;電子數據存證產品-法鏈已為法大大等合作伙伴的150萬/日電子合同提供存證后端。

4)上海區塊鏈技術具有一定優勢,但后續發展還存在不足

上海在區塊鏈發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擁有萬向區塊鏈、眾安、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等一批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底層平臺技術國內領先;區塊鏈天然適用于多方協作、多信任主體間建立信任機制,上海擁有金融、航運、供應鏈等眾多潛在應用場景;上海各大高校紛紛成立區塊鏈研究機構,開展區塊鏈教育與培訓,具有一定人才儲備。

但是上海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足,從前面分析可知,區塊鏈技術起源于國外,國內在核心技術方面還不完善,許多底層平臺依賴于國外開源項目;在產業應用方面,聯盟組織發揮的作用還有待于挖掘和進一步加強,需要協同行業主管部門共同推動應用落地;上海區塊鏈企業還是較為分散,產業各方很難形成合力,需要打造專門的集聚區,在頂層規劃方便也需要進一步強化。

4、上海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建議

上海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將緊密圍繞上?!拔鍌€中心”建設的總體戰略,抓住“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發展升級的契機,培育具備全球規模和影響力的平臺經濟、全球規模和競爭力的行業巨頭,不斷創新應用新模式、探索產業新業態,服務上海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建設。

區塊鏈技術論文例2

不可否認,區塊鏈已經成為新一代“網紅”,作為一個基礎的底層技術,不僅為投資機構矚目,研究機構青睞,更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新寵。它跳脫出領域的局限,正成為各行各業突破再造的新風口。從IMF(世界貨幣組織)到博鰲論壇,區塊鏈的名字無處不在,這項走出了開發者圈子的技術成了熱詞。

金融科技風險投資基金Santander InnoVentures早在 2015 年就報告指出 ,到 2022 年,區塊鏈技術將在跨境支付、證券交易、監管合規等方面,幫助銀行業每年節約 150 億美元至 200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成本。

區塊鏈技術論文例3

區塊鏈技術在近年來被推上了各行各業的風口浪尖,因其所具備的分布式結構、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優點,為傳統財務會計行業的變革提供了方法。區塊鏈技術自身天然的分布式賬本結構以及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易被篡改等特性在傳統財務會計體系的變革與創新中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因此,在國內外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受到了各行業的高度關注。本論文旨在研究區塊鏈技術與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和可應用前景,提出區塊鏈的本質和特征,通過分析區塊鏈技術在財務會計方面的優勢和可優化應用的方面,研究區塊鏈技術在財務會計方面的應用前景和可能出現的弊端問題,為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解決思路。

華人教育信息訂閱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