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教育部發布《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相比往年,在研招流程各個環節里做出了更加細致的批示。

  一、重要時間節點變化

><br></strong></p><p>  2024年的考研節點時間相比去年有所提前:初試時間、特殊科目考試時間均比去年提前了1天,考證下載時間為“初試時間前十天左右”,大家一定要注意時間變化!</p><p>  <strong>二、強調誠信應考</strong></p><p>  2024:總則中增加第十條“考生應誠信參加考試,自覺遵守考試管理各項規定?!毕啾热ツ?,將誠信應考單條列出來進行說明。</p><p> <strong> 三、報名條件</strong></p><p>  202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202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2024: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相比去年,增加對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報考點的說明。2024: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相比去年,增加對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復試前進行復核的要求。</p><p> <strong> 四、推進分類命題</strong></p><p>  2024:積極推進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分類命題。更加注重對學碩和專碩的分類考查。</p><p>  <strong>五、初試設置</strong></p><p>  <strong>2024</strong>:教育學、歷史學、醫學等門類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strong>2023</strong>:教育學、歷史學、醫學門類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strong>2024</strong>:體育、應用心理、博物館、藥學、中藥、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公共衛生、護理、醫學技術、針灸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strong>2023</strong>:體育、應用心理、文物與博物館、藥學、中藥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公共衛生、護理等專業學位碩士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別為100分、100分、300分。</p><p>  <strong>六、復試設置</strong></p><p>  <strong>2024</strong>:復試采取差額形式,招生單位自主確定復試差額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實際合格生源數組織復試。</p><p>  <strong>2023</strong>: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招生單位自主確定復試差額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2024:招生單位在復試期間要堅持并完善隨機選定考生次序、隨機確定導師組組成人員、隨機抽取復試試題等管理方式,加強復試過程監管,確保公平公正。以更細致的管理方式確保研招考試的公平公正。</p><p>  <strong>七、調劑</strong></p><p>  <strong>2024</strong>:招生單位調劑工作辦法應明確接受考生調劑的時間、基本要求(含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范圍、初試科目、初試成績要求等,其中初試成績含加分)、工作程序、復試辦法(含考生進入復試的遴選規則)、咨詢渠道等信息,報本單位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其中涉及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范圍等學術要求的,須先經本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或學術委員會審核同意,確??茖W性。調劑考生初試成績須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并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原則上,調劑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與調入專業相同相近,或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相近。</p><p>  招生單位要規范制訂調劑考生進入復試的遴選規則,不得將考生第一志愿報考單位、畢業院校、提交調劑志愿的時間先后順序等非學業水平標準作為遴選依據。對申請同一招生單位同一專業、初試科目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招生單位應當按考生初試成績擇優遴選進入復試的考生。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本單位調劑工作,統一審核院(系、所)調劑細則、統一發布調劑信息、統一監督巡查、統一審核調劑復試及錄取名單、統一辦理相關手續。</p><p>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要加強對屬地招生單位調劑辦法、調劑錄取名單的審核,及對調劑工作的監督。</p><p>  招生單位發布需考生確認擬錄取或復試通知時,需充分考慮考生學習、工作、休息時間等因素作出合理安排,給考生預留充裕的確認時間。對于沒有按時確認的考生,招生單位應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逐一聯系確認,不得簡單以“逾期不接受視為自行放棄”對待。</p><p>  相比去年,對調劑的要求、程序做了更加細致的批示,對調劑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最大程度地保障調劑考生的權益,確保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公平性和科學性。</p><p>  中國教育在線綜合整理編輯自:研招網、掌上考研</p></article>
</div><div class=

華人教育信息訂閱號二維碼